国家优秀教研成果资源展示服务平台

搭上“学习在线”之列车 开拓社区教育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2-04-09 12:39:26


【摘要】利用“学习在线”平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社区自身教育潜力,强化社区各类教育文化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统筹,积极发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使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和有机整体,拓展社区教育内涵的基础,积极构建社区信息教育网络。
 
【关键词】  资源   特色   学习在线   培训
 
连云港市宋庄镇是全国“对虾养殖之乡”,濒临海州湾,紧靠市区中心,座落经济开发区境内,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全镇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1.8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6800户、 3.3万人口。拥有天然深水不冻港——三洋港,拥有13公里海岸线,6万亩潮上带,5万亩潮间带,15万亩浅海水域,10万平方米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厂,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 全镇GDP(一、二、三产业)达2617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9.6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镇社区教育中心在2008年再创市级社区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以来,根据本镇以农业与养殖业、捕捞业并举的实际特点,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利用“江苏学习在线”平台,构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开展了以提高居民从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开拓了社区教育新思路。
一.整合资源,搭建社区教育培训平台
几年来,社区教育中心在政府部门的协作下,对教育和文化资源进行了整合,2012年,社区教育中心搬迁到原派出所办公楼,镇政府投资近10万元,对社区教育中心进行了整治。建起了篮球场,改建、扩建了培训教室,增加了活动用房,更新了电教设备,扩充了图书容量。再次是教育和文化融为了一体,实现了资源共享。对计划生育教育、预防保健教育、法制教育、农业技术、水产养殖、捕捞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党风建设教育、各村校外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做到了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其发挥了最大效益。农业、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技术推广培训率达94.8%,四五普法教育参学率达90.2%,老年健康教育普及率达92.2%,生育保健教育普及率达99.1%,还有近两年来的“赣榆学习在线”学习率已达50.8%。
   
水产养殖技能培训
 
农民专业技能培训
二.彰显特色,提高社区教育培训实效
宋庄镇是一个农业与养殖业、捕捞业并举的乡镇。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社区教育中心十分重视各类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在社区中创建了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培训和辐射,每年推广示范项目3—5个,培养致富骨干100多人。2009年,又创建了高科技农科教示范基地--连云港市绿满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该生态园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500余万元。2010年一期工程完工,栽种苗圃6万株;2012年开发了二期工程,苗圃培植;2014年开发三期工程,休闲垂钓项目建设。示范园为农民提供了从种苗订购、繁育、生产、技术培训到产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五年来共举办农民培训2000余人次,推广新品种30余多项,帮助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基地创收300多万元。
 
             果树栽培技术培训
宋庄镇现有海淡水养殖面积2余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2万亩,目前通过虾、贝立体综合养殖的模式的逐步推广,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针对养殖户亟需养殖管理技术的迫切情势,每年的5月份,社区教育中心都会邀请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陈兆芳、孙斌等,举办海水健康养殖培训班。陈兆芳高工讲授东方对虾、缢蛏混养的生产管理技术,着重对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环节做了深入的讲解;孙斌工程师讲授了无公害产品的相关知识,并现场解答养殖户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每年类似培训参培人员累计有示范户900多人、辐射户800多人、周边户30多人,每年累计发放水产资料刊物千余本。专家组定期培训成为了养殖示范户最可信赖的依靠,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对虾养殖靠天吃饭的局面,科技入户为养殖事业撑起了一片天。
海洋捕捞业是该镇的传统产业和主要产业之一。为此,宋庄社区教育中心每年要安排海洋捕捞培训至少3--4期,培训内容主要有船只维修、捕捞技术、人身安全等方面。几年来,累计参培人数近万人,培训率高达97.3%。
 
对虾养殖技能培训
三.结合“学习在线”,实现农村劳动力再培训
社区中心自2005年以来,承接了江苏省苏北地区劳动力输出培训项目、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项目,每年都能超额完成规定的各项指标,顺利通过了省、市、县的验收。2007年宋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又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单位,2008年以来社区中心领导多方联系,在县城设立就业培训中心,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与“赣榆恒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抓劳动力培训,搞输出。
 
电工技能培训
宋庄镇交通便利,对劳动力输出极为便利。社区教育中心根据本地外出打工的特点,通过“江苏学习在线”进行网上注册学习,举办了服装缝纫、纺织、建筑、渔工、海员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实现了“理论--实践--再实践”的培训体系。配备教师8人,兼职教师15人,各类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完整,严格考核制度。针对该社区务工人员,大力开展引导性“在线学习”培训,帮助外出就业的农民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务工经商、投资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学校购买了1000多册有关打工内容方面的手册,包括《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民进城就业指南》、《农民工维权》等,使务工人员通过培训学习,遵纪守法,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他的预防和 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
 
电焊工技能培训
四.利用“赣榆学习在线”平台,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通过“赣榆学习在线”平台,社区教育中心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的活动,并制定了评选标准,每年评出先进典型,由政府进行表彰,还将上网学习、网络致富的典型,通过网络、媒体、报纸等形式进行宣传,由此促进全镇学习风气的形成。经过农业种植、海水养殖、海洋捕等各类培训后,全镇涌现出了大批技术骨干,许多外地海水养殖户为学习这些技术,特聘请我镇养殖大户做技术顾问或技术指导。现在,每个村、居委会、部分企业、部分家庭、社区教育中心都有一定的供居民、职工阅读的书报杂志和上网学习的网络。社区教育中心与文化站进行资源整合后,图数量达到上万册,其中20%是科技用书,还有一定量的电子图书,并常年向居民开放。社区教育中心还经常和新华书店合作,开展送图书下乡、村设立“农家书屋”等活动。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我们欣喜的发现,经过教育的农民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文化技能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结果是:家庭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举止文明了,社会也安定了,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宋庄镇沙口村就是个典型的成功之例,2013年就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苏北第一家“国家级生态村”。
  
              网络学习指导
 
           网络自主、互助学习
近两年,社区教育中心正搭上“江苏学习在线”顺风车,开启了宋庄社区教育的新思路。通过网络学习、培训这一新途径,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素质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社区教育杂志.整合创新 探索社区教育新模式.  2011.9
[2]乡村网   江苏连云港宋庄镇宋庄村(特色产业:水产养殖)
[3]《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冯晖 2006年